新澳精准资料免费提供网站,抗战前后的中国装甲力量(五)

星河漫游2024-10-11科技4

       国民党在抗战前夕就曾经计划要成立装甲师,但是这个理想反而到了抗战爆发后才接近完成。正如前述,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之后, 国军装甲兵的人员与装备都已经有了不少的损失而必须加以重新整补 一番。故当时的装甲兵团除了战防炮部队仍开往前线各战场继续助战 外,其余则转进到湖南湘潭基地进行整补,这种一边训练补充、一边又要应付作战的状况,可说是中国在抗战期间的一个特殊现象。

        而对外继续购车的行动并没有因为抗战的爆发而有所停顿,但是此时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得想要继续向德国购置军火已经是不太可能了,而已经向德国购买的120辆“克虏伯”轻型坦克于1937年底确定撤销,续购德军新式中型坦克15辆的计划当然也就跟着胎死腹中了,其余未交货的部分则改为订购陆军所急需的枪炮及弹药。

       在战前国府已经开始物色其它国家的坦克,当时的行政院副院长兼财长孔祥熙在战前赴欧洲负责采购军火时已向意大利交涉购买菲亚特轻型坦克94辆与备用零件, 于1937年年底已先运到54辆,并在1938年4月前运到其余的40辆。另外还继续向英国订购12辆维克斯6吨坦克以及12辆维克斯水陆两用坦克,相关的备用零件共421份,所须的47毫米坦克炮弹7200枚(内含有穿甲弹4000枚,这是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显示国府当局已经不再只是将坦克视为掩护步兵攻击的武器,而且必须担任对付日军坦克的反装甲任务);这批坦克以及相关的装备也于1937年年底运到。

       这型坦克是意大利于1933年以英国“卡登·洛伊德”轻型坦克 (即国军所使用的同型车)为蓝本所发展而来。若以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技术水平来看,这型坦克的性能也已经明显不符合当时的战场需求,严格来讲根本不能算是坦克, 而只是一种武装的轻型装甲履带式车辆。其火力贫弱,而且装甲也十分轻薄,最多只能利用其还不错的速度来从事一些侦察或者巡逻等非主要的战斗任务。这型坦克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赴北非与英军麾下的各型坦克较量过,战果如何可想而知。我们对于国民政府决定购买这型坦克的决策过程并不清楚,不知道是否有对当时世界坦克发展的现况了解的专业人士参与,不过若是基于操作成本与此时抗战的亟 需而论,或许也不难理解。但是这次国府却一次购买了94辆该型坦克,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前所未见2024年正版资料免费大全一肖。

       有了这批坦克自然对在抗战初期损失颇重的装甲兵的装备可以解燃眉之急,甚至可以藉此加以扩编。这里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个有趣的现象:抗战初期中国军火的来源,除了战前向德国所订购的部分,在 “七·七事变”后仍可以向同为盟国的法西斯意大利大量采购,所以 德、日、意三国在战略上与彼此利益上的矛盾,在其对华政策上可以说崭露无遗。

       另一批重要的军购来自于苏联。在抗战初期唯一在立场上明确倾向于中国的列强就是苏联。1937年8月21日,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方面答应立即给予中国军事物资上的协助。9月,中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继续商讨双方军事及经济合作事宜,其中由后来曾任陆大校长的军事理论家杨杰负责接洽军备采购的部分。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向德国继续采购军火已经是不太可能了,所以蒋介石对此一中国军火重要的来源相当重视,不断要求杨杰向他汇报各项交涉的结果。果然在不久后就有了好消息,除了购得大批苏制战机、轰炸机之外,陆军的装备亦颇有斩获。

      耿光勋鉴: 

              ……(四):战车车82辆,防战车炮四十五公厘口径二百门及高射炮一营已商妥待运,请电请法方协助海运,乞将结果示知,以便转告苏方起运…… 

              ……(六):炮兵教官每连须用官一士一,战车用者每连至少俄尉官教官一人,请速交涉。

                                                                                                                   中正

       除了采购坦克之外,还包括了备用的坦克发动机、无线电机、 维护车辆、以及各种相关的零组件 等。而蒋介石还进一步要求杨杰除 了续购苏联的军火外,还要向莫斯科当局表示希望聘用一批苏联军人来担任国民政府炮兵与装甲兵的教官。 而这是继国民党清党以后国民政府再一次正式与苏联进行军事合作。

       这批坦克的型号为T-26 (1933/37年型,每一辆的单价不含零件与弹药为卢布21320元,于1938年1月起陆续经由越南转运抵云南昆明,在苏联技师的指导下加以组装完成,并且立即投入服役。

       苏联这个陆权大国,在地缘战略学上继承了前沙俄在东欧与中亚的支配地位,其陆军机械化的发展历史与其它西方列强相比虽然并不算早,到了共产革命后才真正进行。但是其陆军当局20世纪20年代后对于坦克的开发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尽管工业水平比不上英、法、 美等国,但是从早期仿制法、英等国的坦克,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就开始逐渐自行独立设计,并发展出好几款佳作。T-26是苏联在30年代中期以英国维克斯6吨轻型坦 克(即国军使用的同型车)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其原始设计构想是要设计一种可以胜任伴随步兵攻击的轻型坦克。以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水平而言,此坦克可谓性能优异,没有当时西方步兵坦克那样速度迟缓的情形,使其不但可以胜任掩护步兵的任务,更可以其强大的火力与不错的机动性而成为陆军反装甲机动作战的主力。其虽号称步兵坦克,但是其弱点是装甲稍显薄弱,与西欧国家步兵坦克的概念并不相同,所以战场生存性受到挑战。

       T-26除了是当时苏联陆军的主力装备外,更在同一个时期参加了西班牙的内战,与当时德国、意大利所生产的坦克(主要是1号坦克,也就是国军曾使用过的“克虏伯”轻型坦克,另外意大利坦克主要是CV-33,也是国军使用的同型车)较量的结果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甚至若遭到德军与西班牙部队俘获,还会被当作重要装备来使用。在与纳粹瓜分波兰的战争中, T-26担任主力的角色,并且成功切断波军各据点上的联系,完成占领波东的任务。而其后1939年11月 到1940年3月的苏芬战争之时,红军则损失颇大,大量的此型坦克被芬兰军所俘获,并且转而为其新主人效力。待纳粹德军的装甲雄师在1941年夏天踏上苏联的领土时仍然 有不少新旧不等的T-26在红军装甲部队中服役,而且也勇敢地担任了抵挡入侵强敌的重任,直到1942年夏季左右才真正退出第一线,但仍服役于中亚与远东等广大的地区担任预备队与训练等任务,直到1945 年8月对日宣战后入侵中国东北仍可见其踪影。在其漫长的服役史中,可见其性能的可靠与当初设计的前瞻性。而这型坦克是在国民党装甲兵于抗战后期获得美援坦克之前的最佳装备,也是在抗战中期之前国军唯一可以跟得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

       国民党陆军在抗战前一直梦寐以求的装甲师终于要美梦成真了,这可以说是中国自清末模仿西法编练新式陆军以来的重要里程碑。当新购的坦克准备要服役,国民政府当局也开始在编制与训练上作一些调整。 1938年1月15日,在充足的坦克投入后,以原来陆军装甲兵团为骨干的陆军第200师即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史上第一支装甲师,也是当时世界继德国的三个装甲师之后的第四个,而这个时间不但远在1939年9月二战德军入侵波兰战役爆发之前,甚至此时纳粹德国尚未进行吞并奥地利的行动。所以,就真正投入实战的时间而言,中国的第200师其实比德国的装甲师还要早了一年半左右!

       在国军的档案与数据中,称之为机械化师,但是蒋介石在与陆军部门讨论该师的整训问题时已经直称其为装甲师。蒋介石对其重视的程度可由他训令军政部将此师直接用外籍军事顾问加以管理训练而看出。

       何部长: 

              装甲师各部门或武器供应为聘英、德顾问负责教练并予以管理行政之权,严令自师长以下各级官长皆须能服从顾问之指挥训练……

        第200师在编制上是直隶于军事委员会军政部,仍由交辎学校负责其人员的训练工作,可见在国民党高层的规划中此师在定位上与一般部队是明显不同,可以说被视为是一种战略资产,必须由最高当局直接掌控。后来德国在华的军事顾问被纳粹政府所迫回国后,由苏联的军事顾问群适时地递补上来。蒋介石原本是希望把苏联坦克与英国坦克分开来加以训练,但是后来还是统一集中在湖南湘潭进行整训。此时抗战进入中期,国际间可谓情势严峻,故蒋中正对于苏联装备的运到情形与军事顾问何时能够到达皆非常关注,几度询问进度和相关状况。

       何部长: 

             电昆明运输人员对于装甲战车拆卸装载有无办法?俄机师何时可到昆明……

       蒋介石在该师刚成立时对于各种状况皆要求能完全加以掌握,随时盯紧进度。而这支部队的待遇及伙食也有特别的优惠,在所有的国军各级部队中也是独树一帜。

       何部长: 

               凡机械化部队每日应准吃三餐,须津贴伙食而以装甲师与新 十五榴炮各团尤为重要。

       一般的国军部队连一日三餐饱饭都吃不到,抗战时期中国处境之艰难不只是缺乏必要的装备和训练而已,甚至缺衣少食,真不禁令人心酸!当新的装备于1938年1~3 月间陆续经由新疆,经哈密与河西走廊运抵一部分之后,先行由苏联技师指导在西安就地展开组装的工作,然后再陆续经陆路运抵湖南, 过程相当辛苦。

       苏联顾问团于1938年春末到 达之后,就立刻展开该师的训练工作,在按照兵种的不同分班授课的情形下,学员们不懈努力,该师的战力也马上获得大幅度提升。师长由原装甲兵团少将团长、升任中将的杜聿明担任,副师长则是由邱清泉少将担任,主要下辖一一四九、 一一五〇两个战车团,一一五二机械化步兵团、炮五十二战防炮团, 以及一些直属于师部的特种部队。

       所有的坦克主要是集中编制在 一一四九与一一五〇两个战车团之 内,所以我们也可以从以上整个的编制之中看出这个机械化师的战力主要是集中在装甲兵之上,而步兵团也有高度的机械化,配备足够的机动车辆,明显的是要配合装甲兵作战之用。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象征着中国人在陆军观念上已经开 始走出必须以步兵为战场主兵的迷思,机械化部队将以装甲兵为主力。该师麾下的两个战车团,主力由苏、意坦克为骨干,也配属部分过去购买的英国“维克斯”坦克。

       国民党当局对于这支装甲师当然寄予厚望,当装备与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立即对其实施各兵种的大规模联合演习,以增进国军各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避免重蹈淞沪会战中的种种覆辙。1938年4月全师开赴江西上高配合汤恩伯麾下的十三军各部进行大规模演习,加强步、战、炮等兵种的协同能力,演习最高潮时蒋介石也亲临指导。演习完毕之后,又回到湖南醴陵继续待命整补。

       这时日军的主力分两路进犯, 一路沿着津浦路向徐州攻击,另一路则是沿着黄河西进。国民党当局这时先调派第200师之五十二团的战防炮3个营与师直属步兵炮营参加台儿庄战役。期间这些战防炮被分派到国军各部队之中,前后总共击毁日军坦克装甲车辆30余辆,并且还俘获了其中的8辆,使得国军部队不再有面对日军坦克时就陷入完全被动挨打的情形,为台儿庄战役最后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而同年5月9日该师再奉军政 部命令以该师之一一五〇团第一营为主力(实际上只有该营第一连与第二连之1排,共22辆坦克),外 加一一四九团之第五连、师部特务 营之机枪排与工兵排、搜索营第二 连第一排及师部参谋人员编成突军第一纵队,由少将副师长邱清泉兼任本纵队司令以参加河南兰封战役。13日该纵队在开封下车,奉命朝兰封方向前进,16日抵达蔡楼待命。18日纵队接到命令。

       此役由于第200师在多兵种协同作战上已经有所改善,所以双方一接触日军即被国军坦克与步兵之协同所击溃,装甲兵也快速地扩张战果,国军一连收复大小王庄等村落十余处,推进战线10余千米。

       后来因为国军战略部署改变, 以及日军加大了此间的攻势力度而主动撤出兰封地区。此一纵队与其它未参战之一一五〇团部队则移驻河南偃城,监视于同年9月向信阳方面进扰的日军,并且参与了同月在河南罗山一带(武汉会战的北线)的几场战斗,这对于日后国军使用坦克与步兵的协同作战经验的累积都有所帮助,当然也蒙受了一些损失。

       至此国民党军的装甲兵在训练上与装备上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兰封方面战斗的表现只是一次小范围的预演而已。目前国民党已经有足够的本钱利用这支部队在中国战场上与日军硬碰硬地较量一次了。所以国民政府一方面将所有的精锐部队集中于一军之内,使之能在一个战场上独当一面。而另一方面日军也在不久后于广西发动新的大攻势,国军苦心经营的高度机械化军也即将有一个能展现成果的机会。 当然,也是更严酷的考验。

       国民党当局决定将装甲兵与其它精锐部队合编为一军。1937年10 月1日在湖南湘潭正式成立陆军新编第十一军,由陆军机械化学校教育长徐庭瑶中将兼任军长,原第二百师师长杜聿明则升任副军长但仍然兼任第二百师师长。除炮兵第五十二团于改编时奉命直隶于军政部外,原第二百师之一一四九、 一一五〇两团的4个坦克营,合编 为直属军部的装甲兵团,以该两团 原第三营及一一五二团第四营合编为直属于军部的汽车兵团;于原来直属于师部的搜索营中增设重兵器连与骑兵连各1而扩编为直属于军部的骑兵团。而原来直属于师部的工兵营、通信营、辎重营、37战 防炮4个连(后改为战防炮营)、 特务营、步兵炮营、高射机枪连、 消防连、修造工厂、野战医院、水上运输排、兵站等,均改为军部直属单位。原一一五二团(机械化步兵团)、补充团,则改为步兵团, 后又再新成立一一五一团(不久改番号为第五九八、五九九、六00 团),第二百师等于是改为一步兵师。新成立的第二十二步兵师与奉命拨入的第七十七步兵师(不久即编出,而是改编入荣誉第一师), 此3个步兵师构成了新十一军的基 本战力。

       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的改编其实基本上是把原来属于第二百师中的机械化装备移植于新成立的军部之下,而此军之下则辖有3个训练与装备较为精良的步兵师以作为主要的战力。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或许可以将此改变视为国军机械化部队的扩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在观念上又倒退了几步。毫无疑问第二百师可以视为一支机动性十足的装甲师,全师是以两个坦克团为 主要战力,而另一个步兵团也是机械化的,但是这次新十一军则是一支以步兵为主战力的部队,装甲兵则全部归为军部直接指挥,可以看出其基本构想是以这些坦克为一种支持性的武力,也就是坦克又再次的沦为步兵的配角,所编入的3个步兵师也并未编进足够的机动性车 辆,装甲兵原应有的机动性与冲力势必将大大减低。而这次在编组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国军将骑兵部队编入其中来担任搜索的任务。这种以步兵为主战力,以装甲兵担任支持或是掩护任务,以骑兵为搜索部队的方式其实就是我们前面所讨论过的蒋百里的主张,或许林蔚给蒋介石的那篇建议案得到了国民党高层的青睐吧!

       新十一军其实只是一个训练性的临时编制,故不久之后在人事与番号上又有一些更动。同年12月杜聿明专任副军长,以原来步兵第 九十八师副师长戴安澜少将升任为第二百师师长。1939年1月,徐庭瑶力辞兼任军长,军长由杜聿明(中将)升任,副军长改由荣誉第一师师 长郑洞国少将来兼任。该军于成立后立即开往广西全县附近,并且被国府列为第一期整训部队。不久后除了第二百师与军部的直属单位留在全县整训外,荣誉第一师则改驻湖南零陵,新二十二师则改驻湖南东为。到了1939年8月,全军整训告一段落,则将新十一军的番号改为第五军,并且将装甲兵团第三、 四两营调到陕西西安附近归胡宗南部指挥。至1939年底,国府军事当局对于所有的第1、2期优先整训的部队的状况做了一次总检,而其中第五军的情形如表中所列。

       

       第五军在编练完成后马上就要面对艰巨的任务。1939年11月初,日军由南中国海向广东西南部沿海地区进迫,于钦州、防城一线登陆,其战略目标是要以第五师团与台湾旅团为主力沿着邕钦公路直扑南宁,并随后增援第十八、二十八两师团固守,而第五师团则再进取昆仑关,进而瓦解以柳江为中心的水运网络,以彻底掌握该省的命脉。国府当局则认为必须在日 军后续部队尚未集结之时以优势兵力将深入的敌军包围歼灭,并进而收复南宁以确保广西与越南之间的交通。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对昆仑关的控制权。昆仑关位于南宁市东北方约20千米处,与南宁之间 有二塘、三塘……到九塘等数个村镇。附近山丘河谷林立,本身就已地势显要易守难攻,再加上国军原先在此筑有若干防御工事,一但落入日军之手将更难夺回。

       日军攻势在初期进展尚称顺利,11月24日攻占南宁市(第 二百师第六百团团长邵一之上校殉职),12月4日攻陷昆仑关,并且连续击退国军的反扑,但是至此后就已成强弩之末无力继续推进。国军则计划分北东西3路集结向昆仑关作向心状攻击,其中第五军的主力编为北路属第三十八集团军,归徐庭瑶指挥(其麾下还有第三十六 军与第九十九军),计划以荣誉第 一师直取昆仑关日军的前进阵地, 第五军其余各部则会同友军狙击驻守在八塘与七塘之间的日军主力以为牵制。

       18日拂晓,以荣誉第一师为主力配合装甲兵团第一、二营向昆仑关的日军展开猛烈的步战炮协同攻 击,日军负隅顽抗并出动飞机5架进行轰炸,对国军的攻势造成了极大阻挠。装甲兵的苏制T-26坦克此时配合步兵师冒着猛烈的炮火奋勇前进,但其中1辆坦克遭到击毁, 乘员全部阵亡,而交战双方伤亡皆 十分惨重。战至下午驻守在八塘的日军乘坐汽车10余辆向昆仑关守军 增援,并于傍晚发动逆袭又夺回了若干阵地。国军为了加强对死守日军的压力,18日夜间调派新二十二师先将五塘与六塘地区的残敌加以驱逐,再将其间的桥梁道路及电线加以破坏,阻止日军由南宁向昆仑关增援。

       徐庭瑶判断日军在八塘的兵力已经大部转移到昆仑关,故此时又增派第二百师会同荣誉第一师直攻昆仑关东北侧的653高地。19日拂晓国军攻势再起,日军以第四十二联队力抗国军,国军坦克再次发挥威力会同步兵奋勇冲杀,终将该高地的日军全数歼灭。日军随后多次在飞机的掩护下发动逆袭,但皆为国军浴血奋战后击退。

       日军之所以遭到国军强大的火力围攻而仍能勉强固守,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地形的险要,加上日军 以原来国军的防御工事为基础又予以加强,而且配备各种轻重武器相当齐全,足可以构成居高临下的绵密火网,而日军的空中优势对于国军攻势也颇能造成阻挠。在第五军各部进攻昆仑关时,其它各路国军与南宁至九塘之间的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战况呈现胶着,双方伤 亡都极为惨重。20日,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亲自指挥第二百师对昆仑关的日军进行步坦协同攻击,连克日军阵地多处,于上午十点一度冲入敌军核心阵地,部分日军被逼往九塘方面溃退,但随后即集结反击。在进攻的过程中,装甲兵团的坦克遭日军战防炮击毁多辆,全师损失 颇重,而最后复遭日军逐退。而同一天日军在南宁方面的第五师团因感到昆仑关方面战况紧急,派遣增援部队第二十一旅团1000余人,坦克10余辆向此间进发,与国军在六 塘、七塘附近猛烈交火,国军在此的防线遂告不保。此时国军采取的对策则是围魏救赵,各军利用优势 兵力转而直接向南宁方面施压2024澳门特马晚开奖。南宁方面的日军此时在兵力上已经是捉襟见肘,因而要求在龙州的日军即刻北上增援。

       此时已到最后的决战关头。 23日,国府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奉蒋介石手喻:“前方各部队 与炮兵,如有不积极努力进攻, 或不能如期达成任务者,应既以抗命畏敌论罪,就地处置可也!”随即转饬各部队。24日,国军再以荣誉第一师向北侧的罗塘高地进攻, 第二百师则向昆仑关的日军正面进攻。荣誉第一师第二团以炮兵作为掩护向日军进行以排为单位的波浪式冲锋,经两个小时的手榴弹互掷与刺刀白刃战,日军包括大尉及中尉军官各一名在内的200余名守军均遭击毙,国军虽掳获敌军轻重武器及文件甚多,但是第二团全团最后仅余数十人,代价极为惨重!同日上午,荣誉第一师第一、三团在九塘附近的枯桃岭狙击增援的日军第二十一旅团,经过1日的激战, 日军遭到重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被国军击毙,昆仑关日军最后获得增援的希望也宣告破灭。25日, 荣誉第一师向昆仑关左翼发动攻势,第二百师也配合向正面进攻, 中国空军苏联志愿大队的轻型轰炸机3架、战斗机1架对守军进行猛烈轰炸,日军经过数日的连续打击后于当晚渐呈不支之势,火力转弱。

       29日,国军重新组织攻势,以荣誉第一师在西,第二百师攻击正面,一五九师则在东,新二十二师为预备队,并配合坦克与炮兵对昆仑关发动最强大的一波攻击。日军虽然是顽强抵抗,但是阵地渐渐皆落于国军之手。30日午夜,日军主力趁夜色掩护向九塘方向撤退,31 日拂晓国军继续猛攻,日军留置的断后部队终于在中午以前被全部清扫殆尽。国军也进而开始驱逐在八塘与九塘的日军,一直激战到第二年1月12日第五军才因伤亡太大, 全军退至思拢进行整补。

胜利的果实并不甜美

       此次进攻昆仑关第五军共阵亡一万四五千人,估计日军则被歼四五千人,国军并俘获大批日军战利品,装甲兵击毁日军战、汽车30余辆。而其后装甲兵团坦克第二营第七连则留下继续参予广西宾阳地区的战斗,但是因与奉命协同作战的第七十三师彼此默契不佳,两部队一时失去了联络,使得第七连惨遭优势日军的包围,坦克遭击毁或为被日军所俘获,全连官兵大多也 阵亡或者被俘!

       其实在广西省这种丘陵遍布的省份并不太适合装甲兵的特性发挥。桂南会战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到1940年11月底,昆仑关也在其后数得数失。在整体战略上国军的目的是要阻止日军进犯广西以威胁西南大后方,基本上国军最后收复了南宁与钦县、防城等地,日军也在其后撤出了部分地区,所以大致上清除了广西省,战略目标算是已经达成。昆仑关战役国军运用装甲 兵、炮兵、空军等不同兵种来进行协同作战,基本上抗战初期各兵种协同不良的毛病已经有所改善,而且始终集结战力最强的第五军担任攻坚昆仑关的主力,其它各军也可以有效地配合狙击南宁以及广西其它地区的日军部队,在大兵团的调度上也比起过去更有效。

       这次国军虽然号称打了一场胜仗,但是胜利的果实并不甜美, 各部队的损失都很大,装甲兵的牺牲也颇重,主要是因为要突破日军强劲的预设工事,而且行驶颠簸的山路也使得坦克的冲力大打折扣。但是若不用装甲兵来担任这个任务而改用其它的部队恐怕代价将会更大,况且这是一次非赢不可的关键性战役,装甲兵的牺牲也并未白费。装甲兵在这次战役中最应该 被批评的就是战2营第7连的全数覆没,这又是一次分割使用坦克以及步坦协同不良的下场。这之后国军为了补充这次战役的损失,由法国又购入一批“雷诺”坦克,数量为25辆。

       日军在桂南会战后期虽然调遣第十八师团与一个混成旅团增援, 但为时稍晚,已经无法瓦解国军在广西地区的战略优势。日军在抗战初期以后屡次发动这种虎头蛇尾的战役,除了表明其整体战力已达极限无力继续扩张之外,还表现出日军对华军事当局在作战思想上的拙 劣。因为这些孤军盲目深入的结果往往被国军以一个局部的优势兵力加以包围打击。即使日军后来都逐次投入增援兵力企图挽救颓势, 但大多已经陷入了战略被动而难以挽回,最后轻则空手而回,重则损兵折将!如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作战、3次长沙会战,以及这次桂南会战几乎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收场的。此次日军在昆仑关面对国军数个精锐师的重压而仍能视死如归地坚守到最后,其官兵作战精神实堪敬佩,但是在其高层错误的战略布置下最后也只有白白送命而已,好战的日本军阀可以说祸国殃民此又为一例。

       我们现在可以回头来对于调到陕西归胡宗南部指挥的两个坦克营作一些讨论。而这两个装甲营于1939年11月调往陕西,第二年4月蒋介石就正式下令将这两营直属坐镇西北的心腹大将胡宗南来指挥。

       张主任: 

                         驻陕炮兵与战车营及董钊、李 铁军各军皆归胡指挥负责整训……

       1940年8月,军政部决定将其扩充为装甲兵第二团,而仍然在第五军内的两个坦克营则扩编为装甲兵第一团。这两个坦克营外加修造工厂以及特务、通信、辎重、工 兵等4个独立连,于11月正式成立此团。团部设于西安程南王曲乡的黄埔村由郭彦上校任团长,直属于三十四集团军指挥,1942年7月又增设两个技术补给连,以补强其战场后勤能力。

        蒋介石对于这支驻守在西北的装甲兵也相当重视,特别交代爱将胡宗南必须加强其训练与人员待遇。为了这支装甲兵可以在相对原始的大西北长期立足,所以特别为其成立一修造工厂。但是我们必须了解装甲兵的后勤训练工作不是那样容易就可以建立起来的,不但在设备机器上必须不虞缺乏,专业的人员当然也不可少,而当时国民政府财政上要维持前线与陆军机制的需求就已经是很吃力了,如何要在西北中国再由无到有地建立一套体系呢?果然这个工厂在建立后就问题重重,我们可以由1942年9月军政部兵工署给蒋介石的一份报告中看 到这些问题:

       民国三十一年九月四日参观第三十四集团军装甲二团战车修理厂报告 

       一、设备:工厂设备简旧、 厂房散漫,工具机器已旧,缺乏电力,勉强维持修理工作。           二、经费:工厂经常费以目前 环境言不足,故工作人员不安…… 

       三、人事:缺少技术人员,不能发展事业。 

      改进意见: 

       一、选择适当安全地点建设厂房以利管理,益设法增加机器工具。 

       二、增加经费及员工待遇(以兵工署各厂或其它工厂人员待遇作参考)。 

       三、修改编制(见组织草案) 增加技术人员,工厂管理系统直属总司令部。 

      业务推进及发展计划: 

       第一步:健全修理及制造配件工作机构。

       第二步:训练技术干部,务使明了机械化部队之任务。 

       第三步:战后即创立制造厂, 制造轻战车、三轮车等。 为工厂发展计,须与其它工业机构保持联系,以求平行互助之发展。

       这样的一座问题颇多的工厂自然只能艰难维持。将这批对中国而言相对珍贵的坦克送至西北大后方,虽可以使得国府在西南与西北都有一支精锐的战略预备队可供调遣,特别在西北的部队除了防御日军向关中进犯之外,还有围堵在陕北中共势力的任务。但是在此战况紧绷的时刻,将这些稀有装备形同束之高阁,仍是让人感到几分遗憾与不解。这批在西北的坦克部 队,直到抗战末期才发挥出一些作用。

       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国民党的机械化陆军转战各个战场,虽然损失惨重,但依然可以拿得出战果以供检验。这期间的作战,对中国军人而言虽是严苛的考验,但也是可贵的经验累积。 

(本文原载于《坦克装甲车辆》2018.10、12期,作者王立本(中国台湾)。整理上传时略有修改,仅作分享,侵权删!)

其它相关: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