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澳门天天六开彩免费资料,中国足球如何被日本甩开:我们练的真的是足球吗?

夜色沉沦2024-10-08推荐10

上一期的推文中,我们介绍了知名的足球青训COERVER COACHING,这个起源于欧洲,流行于世界,风靡于日本的足球技术运控训练方式。但这个方式在中国却并不被推崇,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以下这种声音:这不是练技术,而是骗人的玩意。

果然,在上一篇推文的评论区中,马上就有人批评COERVER COACHING这个全球性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方法是“忽悠”,并质疑北京主场「ID:bjzhuchang」在给COERVER COACHING“打广告”,攻击北京主场「ID:bjzhuchang」为“不是中国人”。

其实我很奇怪,这样一个全世界都在使用的训练方法,还用北京主场「ID:bjzhuchang」打广告吗?为什么这种训练方式到了中国来就是“忽悠”?为什么向中国足球介绍COERVER COACHING就“不是中国人”?

我早就说了,中国足球和足球不是一个项目。既然如此,何必如此攻击我们这些踢足球的人呢?说白了,我踢我的足球,你踢你的中国足球,谁挨着谁的事儿了?中国足球是有多么害怕让中国人知道什么是足球吗?

欧洲和日本教练的训练方式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一直很困惑的问题。确实,我没有去过日本和欧洲亲眼考察,本来今年夏天有机会去,但因为护照的问题,耽搁了。不过,我身边也有不少去欧洲和日本考察回来的球娃家长,我身边也有很多欧洲和日本的教练,我可以去问,也可以去看。除此之外,互联网已经让世界变小,通过网络我们也不难找出答案。

我想先来对比一下,足球和中国足球不同的训练方式。仅仅就以热身环节为例。

我曾经参加过田中宏茂教练给日本孩子的训练课,我相信田中教练不是骗人的,因为他如果要骗的话,总不会连本国同胞都骗吧。这些日本孩子虽然现在在中国的日本学校读书,但他们12岁就会回到日本,他们总是能接触到日本的足球的,要是他们以后发现田中教练小时候骗他们,田中教练还能继续给日本孩子训练吗?所以,这个训练绝对是真实的,人家日本的训练就是这么练。

我还曾经观摩过万国群星俱乐部的训练课,我相信那两个欧洲教练也不是骗人的。万国群星俱乐部面向的是中国国际学校的学生,包括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这些中国孩子迟早是要出国留学的,这些外国孩子也迟早是要回国的。如果他们在万国群星的训练是被“忽悠”了,那他们在国外一定会告诉大家万国群星是骗人的,这样的话,万国群星还会在中国搞青训一搞十几年吗?

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人家都没有骗人。可我们为什么就说人家是“忽悠”?

我们来看看人家是怎么练的,再来看看中国足球是怎么练的?以7-9岁的热身环节为例。

日本训练:

一共七个孩子,给孩子们编号,1号站在球场中圈内,另外六个孩子站在中圈外。第一次,不用足球,用沙包。要求是,六个孩子用三个沙包,去击打中圈内的孩子,中圈内的孩子被击中后下场,由2号孩子替换。第二次,把沙包换成足球,要求几乎相同,六个孩子踢三个球,用这三个球去击中中圈内的孩子,中圈内的孩子被击中后会下场,由2号孩子替换。(15-20分钟)

欧洲训练:

一共六个孩子,分成两组,A组在左侧B组在右侧,中间用两个蓝色标志桶和两个红色标志桶摆放两个通道。第一次,不用足球,A、B两组各有一个孩子分别从左右两侧出发,要求是,穿过蓝色或红色的两个通道中的任意一个,同时不能被对方抓到。完成后,A、B两组的孩子马上攻守角色互换再来一遍。第二次,规则几乎相同,A、B两组各有一个孩子从左右两侧出发,攻方带球,守方不带球,要求是带球穿过蓝色或红色的通道中的任意一个,不能被对方摸到身体或者碰到足球。完成后,A、B两组的孩子马上攻守角色互换再来一遍。(15-20分钟)

中国训练:

绕场地慢跑三圈,颠球三分钟。然后是排队的绳梯脚步训练、跳标志盘训练、绕杆灵敏训练2024天天彩资料大全免费。(一共15-20分钟)

好了,这就是日本、欧洲、中国教练在训练的热身环节。请问各位,以上三组热身训练,谁是骗人的?谁是大忽悠?谁在做足球训练?

下面是我个人的分析,大家看看我分析得对不对,中国足球和足球是不是两个不同的项目?到底是谁在忽悠中国人?

第一点:热身的意义是

来被动移动身体部位。

?热身的意义首先是让身体能力从低到高开始调整,达到一个训练状态新澳天天开奖资料大全三中三。

从训练方式来看,日本教练和欧洲教练的热身运动其实都是“游戏”,这个游戏的强度不算高,都没有什么身体对抗,第一回合都是无球,第二回合是有球。但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机能逐步提高到了训练状态。

日本教练的训练中,中圈内的孩子要不断地躲闪击打自己的球,这里的身体机能训练练到了灵敏、反应、协调、控制。

欧洲教练的训练中,AB两组的孩子要试图穿越两个通道,就要躲避、追逐、晃动,这里的身体机能训练包括了灵敏、反应、协调、控制。

而中国教练的训练中,慢跑只是跑动,让心肺有所提高,让肌肉开始有轻微的紧张。没有灵敏、反应、协调、身体控制的训练。颠球,只是增加球感。没有灵敏、反应、协调、身体控制的训练。至于后面的非热身环节的身体机能训练,如绳梯、跳桩、绕杆等,虽然有了灵敏、协调的训练,但是反应和身体控制的训练较弱。

日本教练和欧洲教练的热身环节的设置中,孩子们的任何动作都是“主动+被动”,即自己主动移动身体任何部位和根据外界刺激来被动移动身体部位。比如日本教练的训练中,无论是扔过来的沙包还是踢过来的足球,中圈的孩子都要躲避,而躲避是需要根据对方的动作来判断的。同理,欧洲教练的训练也是如此,A组的孩子要根据B组孩子的跑动方向和晃动节奏,来改变自己的方向和节奏。

足球比赛中的身体动作,是主动的多还是被动得多?球员随时随刻都需要根据对方的动作和位置来改变自己的动作和位置,显然,比赛中是被动动作更多。那么,日本和欧洲教练的热身训练是不是更接近实战热身?

第二点,热身还有什么意义?除了身体机能的由低到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心理状态的由低到高。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心里很沉重,很不开心,那他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如果一个人很激动,很兴奋,如同打了鸡血一样,那他的效率就会提高。所以,热身的第二个意义是,让心理状态也由低到高。

日本教练和欧洲教练的训练,都可以归结为“游戏”。这些7-9岁的孩子们的心理状态也在游戏中得到了激发,孩子们开始产生兴趣。

同时,日本教练和欧洲教练的热身环节都是一种小型的竞赛,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游戏”获得外部刺激,他们开始有竞争意识。日本教练的训练中,中间的孩子要想方设法的躲避。欧洲教练的训练中,孩子要想方设法别被对方抓住。这种心理的产生就让孩子产生了紧张、刺激,从而产生了兴奋情绪。

此外,这两种训练还增加了社交和心理支持。日本教练的训练中,六个孩子用三个球(或沙包)去击打中间的孩子,这六个孩子就要相互配合,要接住对方踢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于是孩子们就会呼喊同伴。欧洲教练的训练中,在场地外的孩子会给场地中的孩子鼓劲,给他们加油。孩子们两个队的凝聚力就会提升,训练氛围就会提高。

而中国教练的训练呢,充斥了两个词“枯燥”、“闭嘴”!慢跑是不能说话的,因为说话了就是纪律不好,就是不听话,而且还“喝风”。颠球也不能说话,因为你说话就是不认真,况且你也用不到说话,用不到互相鼓励。至于后面的绳梯、跳桩、绕杆等等,哪个需要跟队友交流?哪个需要队友为你鼓励?没有。都自己闷着头做自己的。这样,孩子们的兴奋度上不来,情绪甚至被打压,团队社交的能力更是完全被规则限制。

足球比赛是一项团队运动,球员之间必须要产生联系,必须要成为一个整体,要相互配合,相互鼓励。显然,呼喊、社交、激励都是足球比赛中球员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闭嘴、服从则是中国足球这项运动中的特色。

第三点,热身除了身体和心理的状态提高之外,还有别的意义吗?

有,那就是足球技术、意识、思维、决策、判断,这些头脑上的东西,让头脑也“热起来”。

日本教练的训练中,站在中间的孩子要想躲避周围孩子踢来的球(或扔来的沙包),他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站位,他必须要让身体呈现开放姿态,尽可能多地把对手的人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比如六个孩子中他至少要看到4-5个才能让自己更安全。除了站位和视野之外,他还必须左右摆头观察,看左边踢过来的球,或者右边踢过来的球,这样才能及时躲避。

而作为围着中圈的六个孩子,他们只有三个球,他们需要配合,2号要突然传给3号,3号要停好球才能趁着1号孩子没来得及转身的情况下,突然踢球击中1号。所以,对于这六个孩子来说,有足球技术的练习,同样还有接应站位的练习。

欧洲教练的训练中,相比日本教练更强调个人。带球的孩子和防守的孩子都要学会欺骗对方,两个人的注意力要集中,要识破对方的欺骗,进攻方会做假动作,防守方也会2024年澳门正版免费大全。整个过程是两个人身体、技术、头脑博弈的过程。同时,带球的孩子还要去选择和判断,到底从哪个颜色的锥桶组成的球门中穿过才是对自己更有利的。

而中国教练的训练呢?除了颠球环节以外,没有足球参与,足球技术的量不多。头脑方面更是没有。你只需要按照教练的要求绕圈慢跑、跳三个桩子、跑一段绳梯的步伐、绕过四个标志杆,就行了,不用动脑子,不用养成观察习惯,服从、重复是中国教练训练的特点。

请问大家,同样是20分钟的训练热身环节。日本教练、欧洲教练、中国教练,都练了什么?

日本教练:身体(主动+被动);心理(博弈、兴趣);技术(停球、传球);头脑(选择、判断、决策);习惯(站位、观察、欺骗);社交(呼应)

欧洲教练:身体(主动+被动)、心理(博弈、兴趣、激情);技术(停球、带球);头脑(选择、判断、决策);习惯(欺骗);社交(团队)

中国教练:身体(主动);心理(无);技术(基本无);头脑(无);习惯(无);社交(无)

好了,朋友们,来吧,到底谁是大忽悠?到底谁在练足球?咱们就说一个热身环节,到底谁的训练更符合足球这项运动???

当然,后面还有训练的具体内容。篇幅有限,我简单地表述对比一下。

日本教练随后的训练中会有技术训练环节,也就是运控指导。日本的技术训练的特点是:第一,比较复杂的组合动作很多。第二,强调向两侧和后方的带球。第三,强调带球节奏的变化。所以,他们的锥桶的摆放一般是十字型的居多,孩子们可以绕着四个点做运控,也可能是走斜线或者直线做运控。

运控训练后,日本教练的训练是一对一训练,他们的一对一训练就是针对刚才运控的内容设置,背身一对一、侧向一对一场景多与正面一对一场景。最后是30分钟的内部小型对抗比赛。

欧洲教练在热身后的训练就非常简单了。他们没有运控指导,或者说运控指导的比重非常小,也非常简单。比如让孩子在小区域内自由带球,躲避过往的其他带球的孩子。很多时候热身结束后就开始一对一,然后变成二对二、三对三,五对五。

中国教练在热身和身体机能的训练后,就是球感训练,我只能说那是球感训练,连运控都算不上。一般是把标志盘摆成一条直线,或者Z字型折线,排着队让孩子们一下一下的做动作。接着就是一对一的训练,一般都是正面的居多,侧向一对一很少,背身一对一更少。最后是30分钟的内部小型对抗赛。

从这三种训练来看,欧洲教练的训练是最特殊的,他们几乎很少练技术。所以,很多人都说“欧洲不练技术”,这也是被中国足球教练批评为“骗人”、“忽悠”、“逗你玩”的原因。

这一点,我在网上查阅了很多在欧洲带孩子踢球训练的博主的内容,发现确实如此。在小红书上,有一个姓朴的教练,他是延边89梯队的成员,现在带着两个儿子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生活和学习,同时进行足球训练。他的视频中呈现了很多欧洲孩子的足球训练情况。有一条视频中,他说,他的儿子是球队中颠球次数最多的,能颠上百个。西班牙的小队友都不相信,认为他儿子是在吹牛,当他儿子真的颠球上百以后,西班牙小队友都投来了惊讶钦佩的眼神。但是在比赛场上,却是另外的事情,这些西班牙孩子踢起球来的状态非常恐怖,一过一、一过二的情况比比皆是。其中有个孩子,直线过标志盘磕磕绊绊,但在一对一和一对二中的成功率极高,比赛中也是球队的攻坚核心。

网上这样的博主有很多,有在加拿大的,有在澳大利亚的,他们都说,这里的孩子在俱乐部确实不怎么练技术,或者说很少练技术,热身就是做游戏,然后上来就开始“干”,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五对五、七对七。一踢就能踢一个小时,踢完了下午俱乐部没有课了,孩子们自己组队接着踢,也是有几个人就踢几个人的比赛,天天就是踢比赛,各种比赛踢来踢去。

一般来说,二对二是足球比赛的最小单元,不同于一对一,二对二有队友的概念,进攻时可以单干也可以配合,防守时可以上抢也可以补位。所以,欧洲教练特别注重二对二和三对三,他们希望在孩子10岁以前,先给孩子构建一个足球比赛的雏形,把足球比赛的基本概念植入孩子的大脑中。让孩子知道足球比赛是什么样子的,足球场上都有哪些元素。所以,二对二或者三对三,是低年龄孩子特别需要的东西。

欧洲教练并不否认技术,但他们更看重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在不同的场景里用不同的技术动作,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当足球比赛的基本模型建立起来后,孩子们就自然地可以在比赛中创造一对一或者二对二的模块区域,这个时候技术才能派上用场。不然的话,如果孩子们还扎堆儿,或者胡乱一脚把球踢出去,那技术的训练其实效果不大。

而中国的青训教练的原则就是“练技术”。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磨技术”、“扣基本功”。一节一个半小时的训练课里,至少有30分钟都是在绕盘、绕桩、绕锥桶,一遍一遍的绕,一遍一遍的过。一个动作做二十遍、五十遍。有的甚至一周都是绕盘、绕桩、绕标志桶的训练,天天的绕绕绕,有些孩子家里比较卷,或者孩子内驱力比较强,自己一个人摆上标志盘也是绕绕绕。所以,中国确实出现了很多“过桩如麻”的“技术怪”。

相对来说,日本教练的训练处于二者之间,他们既练技术,也不忽视比赛。在一般的俱乐部的训练中,比赛或开放式训练占比超过纯技术的运控训练,但日本有大量的运控俱乐部,孩子们会去运控俱乐部去自己练技术,当然他们练技术也不是绕盘绕桩这么简单,也是各种复杂的技术动作结合在一起。

当然,以上这些举例只局限在10岁以前的小年龄段。普遍认为,12岁以前是孩子对足球的敏感期,触球次数越多,对孩子积累的球感越有好处。中国也认可这种观点,但采取的方式不同。中国教练在10岁以前就是各种绕盘绕桩。日本教练会比赛和训练相结合,而欧洲教练则是完全开放式的各种比赛场景训练。

为什么日本和欧洲教练很重视小年龄段的小范围小团队的比赛,如二对二、三对三、五对五,并且他们把这种比赛也当做技术训练的一部分?因为他们认为虽然12岁以前是孩子球感的敏感期,需要多触球,但过多结构化的训练,比如无目的地绕桩绕盘也有负面作用,这就是扼杀孩子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比如,在球场上的某一个场景下,如果一个孩子把油炸丸子练得很熟,那他可能就用油炸丸子去过掉对方,但或许他还有更好的选择,这个选择可能不是任何已经成名的动作,可能只是孩子身体的本能反应,但效果既然达到了,就比固定的套路要好。过分的结构化技术训练,就好比让孩子掌握了很多的数学公式,横式竖式方程十字相乘这些都会了,孩子拿到题目就会不自觉地用这些方法,而失去了独立的创造性的思考能力。尤其在比赛中,“大道至简”是终极目标,那些结构化的动作虽然上镜,但出现的几率其实很低,更多出现的还是原则性的一些动作,比如就是外脚背一拨、内脚背一扣、脚底板一踩,这些动作虽然不起眼,但他对人球结合,以及人、球、对手的距离和时机的要求极高。就好比炒菜,想把西红柿炒鸡蛋做好吃,其实比炖肉更难。

因此,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足球和中国足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足球的场景训练,而中国足球是技术训练。普遍意义上的足球训练认为,孩子要有能力面对各种比赛场景,比如局部的一对一、一对二、二对二等等,等孩子见过了这些场景,具备了处理这些场景的基本想法后,再去练技术,技术是为了让孩子在处理场景问题时,能够更便捷,更顺畅,更精彩。而普遍意义上的中国足球训练则认为,要以技术为依托,通过苦练技术,形成肌肉记忆,也就是所谓的“球感”,有了“球感”以后,到了比赛中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处理场景。

应该说,目前日本足球是选择了一个偏向欧洲的中间路线,他们也保留了一部分的纯技术训练,并且让纯技术训练升级到更贴近实战的状态以及更适应日本人身体素质的特点。但他们还是倾向于,多做情景训练,并配合情景训练加大应对情景训练的习惯的培养。而欧洲和中国,则基本上是在天平的两个极端。

针对这个区别,常赢俱乐部的姚尧教练有他的看法。他本人是秦皇岛足校毕业的,也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小时候也是苦练技术那一套出来的。但后来他自己去欧洲和日本常年考察学习,发现日本和欧洲的训练理念和中国确实完全不同。他个人的训练也是场景训练和技术训练相结合。

他认为欧洲和中国的训练方式不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人种问题。这个是东方和西方的天生差异。欧洲人的身体素质天生就比亚洲人好,尤其是那些非洲裔的黑人孩子,生下来的身体天赋就超乎常人,所以很多技术动作他们不用特别刻苦的训练也能做出来,而且频率和协调性远超亚洲人。第二,运动习惯问题。西方人非常重视户外运动,非常喜欢户外运动,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外面玩,从小就接触各种运动,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爆发力都比东方的孩子好太多,很多技术动作他们一学就会。第三,头脑意识问题。西方孩子的教育就是开放式的,让他们踏踏实实地一遍一遍做技术动作,他们会觉得枯燥无聊,而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应用理解明显比东方人要快,一个动作简单练几遍以后,他们就敢于到场上去尝试,通过比赛场景让技术动作越来越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第四,环境问题。其实,欧洲孩子也会练技术,有一部分对足球充满热爱,想要进步的孩子,私下里也会练技术。欧洲的球场多,地方大,而且足球氛围好。小镇广场、家里庭院、社区球场、学校操场、海边沙滩到处都是踢球的孩子。父亲带着儿子练,叔叔带着侄子练,哥哥跟弟弟一起练。人多的时候他们会踢比赛,人少的时候,一两个人的时候,就互相练技术比赛,看谁颠球多,看谁射门准。人家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练过了。而且这种练的频率比中国孩子可能还要高,他们几乎是每天都会踢一会儿,触球的球感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了。

所以,他觉得中国足球不能照搬欧洲,毕竟国情相差很大。技术肯定是要练,但怎么练也是个问题。技术训练和场景训练如何结合?比重各占多少?而且,技术训练如何结合实战?单一的绕桩绕盘这种静态训练的意义有多大?这种静态球感训练,是不是可以让孩子自己家小区广场、楼道里完成,而不需要教练带着一遍一遍地做?尤其是现在网络视频非常发达,很多足球博主已经把结构化的技术训练做得很详细了,有兴趣的孩子照着一遍一遍练就可以了。

姚教练自己也说,单论脚下技术这一块,中国球员并不比欧洲和日本的差。他带队去踢国际联赛,跟各国友人在北京组织的球队比赛,“我们的技术比对方细得多,我们有时候一看对手那情况,技术太糙了,肯定能赢。结果一踢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很显然,是我们的技术在处理场景时出了问题。”

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说,从人种来看,中国和日本是相近甚至是完全相同的。中国人要想踢真正的足球,而非中国足球,在青少年训练环节一定要进行进化。不练技术肯定不行,但傻练技术肯定也不行。日本的方式有他们的合理性,中国应该借鉴,即让孩子去练实战中的技术,又要教给孩子会在实战中运用技术。

这里有一点又要回到刚才说的热身环节,日本教练的训练中,无论是热身训练还是运控训练,都特别强调空间概念,孩子要习惯去观察空间,要习惯去创造空间。有了空间,你的技术才能够发挥出来。同时,他们重视让孩子向左右或者后面带球移动的技术动作,通过这种技术的训练,让孩子拿球后能够自主创造空间。

这,就是观察和决策的重要。日本教练非常重视观察和决策,但这一点在中国的训练中基本没有涉猎。中国教练也会让孩子们去抬头观察,但观察什么?怎么选择是对的?却没有给孩子们太多尝试判断的空间。

此前,董路曾经在网上评论说:“我不知道日本足球是怎么练的,就是他们的球员似乎有上帝视角,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空档。”

我也曾经在董路这条视频下留言,跟他说了日本教练的训练方法。我说:“日本的足球训练,从热身环节就特别重视观察,包括身体朝向、摆头次数、盲区意识,所以日本球员长大以后,他们的观察能力极强,总能找到球场的空挡。”

所以,欧洲的孩子从小就认为,足球比赛就是扩大版的二对二或者三对三。日本的孩子从小就认为,足球比赛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和发现空间。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对。那中国教练训练出来的孩子呢?他们从小就觉得,足球比赛就是谁的动作漂亮,谁的动作标准,谁的动作稳定,谁的动作做出来有效果。

哪种理念对,哪种理念错,反正通过中国国家队和中超联赛,我们能看到答案。

当然那,这些年来,也有一些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中国教练在走访欧洲和日本后,开始调整自己的训练方法,他们能够颠覆自己的传统思维模式,试图在技术训练和场景训练中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孩子的平衡点,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只是,这一点不能仅靠个别有志教练去摸索,就好比说,思想维新不能只靠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人,那些至今还留着大辫子的中国教练们,需要把自己脑海里固化的东西清除掉,虚心的去外面看一看,学一学,试一试。中国足协也应该下大力气组织技术团队去研究,中国足球到底是应该怎么练。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