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新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世界地球日丨你对地球了解多少?

月夜迷离2024-10-08本地6

地表

从北面的青藏高原仰望地表海拔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地球表面积总计约5.1亿平方千米,约70.8%的表面积由水覆盖,大部分地壳表面(3.6113亿平方千米)在海平面以下。海底的地壳表面具有多山的特征,包括一个全球性的中洋脊系统,以及海底火山、海沟、海底峡谷、海底高原和深海平原。其余的29.2%(1亿4894万平方千米,或5751万平方英里)为不被水覆盖的地方,包括山地、盆地、平原、高原等地形。地表受到构造和侵蚀作用,经历了长时间的重塑。板块构造运动会改变地貌,大风、降水、热循环和化学作用对地表的侵蚀也会改变地貌。冰川作用、海岸侵蚀、珊瑚礁的形成,以及大型陨石的撞击都会对地貌的重塑产生影响。

地球重力地图

地球表面的岩石按照成因大致可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火成岩是由上升至地表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凝固而形成的一种岩石,又称岩浆岩,是构成地壳主要岩石。火成岩按照成因又可分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岩浆侵入地表形成的侵入岩,按照形成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常见的花岗岩就是一种侵入岩。二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又名火山岩,例如安山岩、玄武岩。大陆地壳主要由密度较低的花岗岩,安山岩构成,海洋地壳主要由致密的玄武岩构成。沉积岩是由堆积、埋藏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沉积物形成的。近75%的大陆表面被沉积岩覆盖,虽然他们只形成了约5%的地壳,变质岩是从原有的岩石通过高压高温的环境变质而形成的一种岩石,如大理石。地球表面最丰富的硅酸盐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云母、辉石和橄榄石等。常见的碳酸盐矿物有方解石(发现于石灰石和白云石)等。

地表最低处位于西亚的死海,海拔约为-420米,海拔最高点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超过8848米。海平面以上的平均海拔为840米。传统上,地球表面被分为七大洲、四大洋和不同的海域。也会以极点为中心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两个半球,以经度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或大致按照海陆分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土壤圈是地球陆地表面的最外层,由土壤所组成,并为土壤形成过程所影响。耕地占地表总面积的10.9%,其中1.3%是永久耕地香港期期准正版资料大全。接近40%的地表用于农田和牧场,包括1.3×107平方千米的农田和3.4×107平方千米的牧场。

水圈

在太阳系中,表面为大面积的水域所覆盖是地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显著特征之一,地球的别称“蓝色星球”便是由此而来的。地球上的水圈主要由海洋组成,而陆海、湖泊、河川以及可低至2,000米深的地下水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深达10911.4米,是海洋最深处。

地球上海洋的总质量约为1.35×1018吨,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1/4400。海洋覆盖面积为3.618×108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682米,总体积约为1.332×109立方千米。如果地球上的所有地表海拔高度相同,而且是个平滑的球面,则地球上的海洋平均深度会是2.7~2.8千米。

地球水循环示意图

地球上的水约有97.5%为海水,2.5%为淡水。而68.7%的淡水以冰帽和冰川等形式存在。地球上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即每千克的海水约有35克的盐。大部分盐在火山的作用和冷却的火成岩中产生。海洋也是溶解大气气体的贮存器,这对于许多水生生命体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海洋是一个大型储热库,其海水对全球气候造成了显著的影响。海洋温度分布的变化可能会对天气变化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受到地球行星风系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的海洋有相对稳定的洋流,洋流主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主要对流经的附近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效果,寒流的反之。

温度

地球表面的气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15℃左右。而在不见阳光的地下深处,温度则主要受地热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处的地核温度更高达6000℃以上,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0℃)更高。地球表面最热的地方是巴士拉,最高气温为58.8℃。地球北半球的“冷极”在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世界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7年初,俄罗斯人在东方站曾经记录到-89.2℃的最低温度。1913年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内的炉溪谷地所测得的56.7°C(134.1°F)为测得的最高气温;而1983年于南极洲沃斯托克站所测得的−89.2 °C(−128.6°F)为测得的最低气温,但遥感卫星曾在东部南极洲测到低至−94.7°C(−138.5°F)的温度。这些气温仅仅是自20世纪以来使用现代仪器测量到的,可能尚未完整体现地球气温的范围。

资源

地球蕴藏着各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开采利用。其中很多是如化石燃料一类的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资源的再生速度非常缓慢。化石燃料大多从从地壳中获得,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人类主要用这些化石燃料来获得能源和化工生产的原料。矿石形成于地壳的成矿过程,成矿过程由岩浆活动、侵蚀和板块构造导致。

地球生物圈可产生许多对人类有益的生物制品,包括食物、木材、药品等,并可使众多有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陆上生态系统依靠表土和淡水维持,而海洋生态系统则依靠陆地冲刷而来的溶解养料维持。1980年,全球有50.53亿公顷(5053万平方千米)林地,67.88亿公顷(6788万平方千米)草地和牧场,还有15.01亿公顷(1501万平方千米)用作耕地。1993年,全球有2,481,250平方千米(958,020平方英里)的土地受到灌溉。人类在陆地上用各种建筑材料建造自己的住所。

地球形成

根据放射性定年法的测量结果,太阳系大约在45.6±0.08亿年前形成,而原生地球大约形成于45.4±0.04亿年前。从理论上讲,太阳的形成始于46亿年前一片巨大氢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坍缩的质量大多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一边旋转一边摊平,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流星体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星云假说主张,地球这样的微行星起源于吸积坍缩后剩下的由气体、冰粒、尘埃形成的直径为一至十千米的块状物。根据该理论,组成原生地球的物质的直径大约为10–20密尔,这些物质经过1000至2000万年的生长,最终形成原生地球。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浆组成的“海洋”,而并非现在认知的水。

月球大约形成于45.3亿年前,关于月球起源的研究还没有定论,最受欢迎的一个假说是大碰撞说。该假说认为,有一颗叫做忒伊亚的天体与地球发生了碰撞,这颗天体的尺寸和火星差不多,其质量为地球的10%,碰撞引发了巨大的爆炸,爆裂出的物质飞到了太空中,经吸积作用形成了月球,而忒伊亚的一部分质量也熔入了地球。在大约41亿至38亿年前这段时间,地月系统进入了后期重轰炸期,无数小行星撞击了月球的表面,使月球表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地球也遭遇了很多的撞击。

太古宙起地球表面开始冷却凝固,形成坚硬的岩石,火山爆发所释放的气体形成了次生大气。最初的大气可能由水汽、二氧化碳、氮组成,水汽的蒸发加速了地表的冷却,待到充分冷却后,暴雨连续下了成千上万年,雨水灌满了盆地,形成了海洋。暴雨在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同时,也洗去了大气中的很多二氧化碳。此外,小行星、原行星和彗星上的水和冰也都是水的来源(英语:Origin of water on Earth)之一。暗淡太阳悖论(英语:faint young Sun paradox)指出,虽然早期太阳光照强度大约只有现在的7/10,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足以使海洋里的液态水免于结冰。约35亿年前,地球磁场出现,有助于阻止大气被太阳风剥离。其外层冷却凝固,并在大气层水汽的作用下形成地壳。陆地的形成有两种模型解释,一种认为陆地持续增长至今,另一种更可能的模型认为地球历史早期陆地即迅速生成,然后保持到现在。内部的热量不断散失,驱动板块构造运动形成大陆,经过数亿年,超大陆经历三次分分合合。大约7.5亿年前,最早的超大陆之一——罗迪尼亚大陆开始分裂,又在6至4.5亿年前合并成潘诺西亚大陆,然后合并成盘古大陆,最后于约1.8亿年前分裂2024年新奥正版资料免费大全。地球处于258万年前开始的更新世大冰期中,高纬度地区经历了数轮冰封与解冻,每40到10,000年循环一次。最后一次大陆冰封在约10,000年前。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