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免费,《海上钢琴师》的成人与儿童双重主体意识分析

暮光之城2024-10-07财经6

《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制导,于1998年10月在意大利上映。影片改编自《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与轮船相伴一生的海上钢琴家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浪漫孤独主义和一种悲伤隽永的哲学气息。人物身上的精神对当今世界来说依然具有着乌托邦假想般的警醒作用,主角身上所独有的成人意识与儿童意识纠葛的复杂主体性意识主导着整部作品的思维导向。研究成人与儿童意识主体的塑造、切换和交融帮助更好地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建构一种成人与儿童携手共建与拆解乌托邦式幻想的生活图景。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海上钢琴师》主人公身上双重角色——成人与儿童的复杂性对于人生哲学主题书写的重要意义。

作为“儿童”的海上钢琴师

1900的名字来源具有一定的传奇性质:被收养的日子与新世纪有着联系、钢琴师的身份和才能、还有他看似与船上的世俗贴近而实则远离世俗的命运。海上钢琴师上主人公的身份是扑朔迷离的,船上人的收养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漂泊气质,这让我想起了被猩猩收养的人猿泰山,被狼妈妈收养的狼孩,或者是被一只狐狸收养的小鸡一般,这样的孩子总是天生带有着一种与普通陆地家庭生活迥异的气质。这样的生长环境也让他注定和那些陆地上沉醉于温柔富贵乡里成长的孩子不一样。

而这些不一样最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呢?就是他不愿意离开那个承载着自己对家庭、童年、“父母”、成长、恋情还有种种人生回忆的“故乡”,甚至是为了这“故乡”而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从这个悲情叙述里面,我看到的第一重,便是1900对于这艘海上漂泊的船只的依赖之情。

这种依赖自生的童年叙事和大多数的陆地生活并无两样,但是却因为他独特的发生场所——海上而带上了别样的色彩。首先,这种海上的童年,具有一种人生背景和底色的苍茫与单调之感。其次,这种海上流动的童年,建构出身处其中的孩子的海洋意识,不同于陆地一般恒久、坚固、纷繁和带有浓烈的目的与结局性。最后,这种海洋背景的人生叙述,在船只上的社会环境中,对于主人公来说具有十分强烈的内外矛盾性。关于这些展现形式的分析,我将放在第二部分去重要讨论。

也就是说,其实1900作为一个从来没有下过船的钢琴家来说,他的音乐没有办法下船、爱情没有办法下船、信念和理想没有办法下船,但是船上其他所有人都可以下船,仿佛只有他才是这艘船永远的主人,而现实并不是如此。他会处在每一段已经建立而终将到达、终止和遗忘的关系当中,而他和船只一般,只有一个等待的命运,没有办法被等待。这种依赖和沉溺是安全的,在他能够肆意地掌控海浪、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肆意地爱上或离开那些船上的人时;但这种依赖和沉溺同样十分危险,他没有办法从这种深厚的童年依赖当中抽身,以至于他没有办法理解陆地上的生活,没有办法保证自己在陆地上依旧能够获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以至于他恐惧陆地,变成了一个被陆地遗忘的永远的孩子。也就是张辉先生说,1900拥有一种“孩子气的表现欲”的来源,他就是一个孩子。

一个本来不应该生活在孤独的海上的钢琴师,一个在陆地上的人群中肯定会熠熠生辉的钢琴师,为什么要和一片苍茫的大海和漂泊的船只相遇呢?1900的身世是传奇的,而其生长的环境也是充满规则挑战性的。小小的他就能够喊出“滚蛋吧,规则”,而他的一生好像也是在破除着一些固定的规则,一切能够被轻易定义的,一些世俗的衡量幸福和快乐的标准,他是一个所思所想始终成谜的人,因为破除的这些规则没有一个明确的带有哲学意义的目的。他也有正常的陆地人的思维,有着爱慕的意大利女孩,有着与乘客们的交往,还有对新奥尔良的向往,与爵士乐之王的挑战,这些都是他希望融入尘世还有已经融入的证据。但是他为什么总是又像一个仿佛有精神枷锁的人一般,又逃离这些世俗的想法呢?

海上钢琴师的成人意识

全剧突出他的内心活动的台词和镜头并不多,而一旦他发言又是非常令人震惊的谈话。他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却能够说出对陆地生活“连绵不绝、没有尽头”的现象的控诉;他除了钢琴之外很少有独特的爱好,而对于陆地生活缺少了想要探索的欲望,到底是他故作清高,还是他忍受着内心的空虚和落寞,在外人面前展示一个属于大海的成人形象?他是怯懦还是勇敢的,在这一点上,我有第二重的思考,即是他对于这大海上的生活具有十足的熟悉以至于对于陆地生活充满陌生。

首先解释海上人生背景的苍茫与单调。海上的生活和陆地生活具有十足的不同。根据我自己的出海航行经历,航行海上突然与陆地隔绝了距离,把人与熟悉的环境独立起来了,会让人开始放大对于身边环境的感知,会进一步增进对于船只和海上的认知,而人本身的集群属性也会让人对于船上的社会生活有更敏锐的感知能力。人在海上的感官打开却遇上了背景的单调乏味,因此人非常容易陷入到对周围环境的逃避当中。出一次海,船上的人都会变得十分熟稔,彼此关系特别好,而再到陆地,便真的是如同1900说的那样看不到头了。这种看不到头的繁华相对于船上的变幻来说,具有更短的寿命。1900的心境或许在这种恒久的海上的变幻当中变得坚韧了,如果说事物总是处在变化当中,那么这种变化也就变得不变而没有新意了。很快地,任何生活都会变得适应而随便。

但是1900在船上的生活也和普通的船员不一样。他在乐队里面故意变调,按照自己的演奏风格来进行,虽然愉悦服务了乘客,但是却打乱了其他乐手的节奏。他在海上风暴盛行的夜晚一个人在大厅里演奏着钢琴,遇到晕船的麦克斯还盛情邀约,然后钢琴撞毁了船长的房间。他在录制好自己钢琴曲时,又重新听一遍而不满意,放弃录制钢琴曲,把音乐只留在了船上。这些行为都是一些不合规矩的,不符合世俗的价值判断,看起来不是很明智的举动。其实他早可以带着自己的才能去陆地上发财,但是他没有。他其他领域不突出的特点凸显了他钢琴技艺的高超,而这种高超和海上孤寂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航行过程的漫长无味,需要有这样一段乐声陪伴,他的钢琴天赋的出现和船只航行的大背景相得益彰,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显得不可或缺。我们说是钢琴拯救了他,要不然这苍茫的大海终究会把他变成一个可以烧锅炉、打扫卫生的服务生,变成奔波于忙碌工作当中平凡普通的成人。

其次解释这种海洋意识对1900的影响。人对于他生活的背景具有依赖性,在于生活背景给我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对周围社会关系的建立,还有对一切个人能有力量、尊严和价值地生活所凭借的资源的承载与讨论。地缘的牵连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都存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这苍茫的大海就养育了1900不断追寻自我的性格。

他对于陆地的所有认识都是来自于道听途说,而道听途说来的消息向来都是充满了歪曲和误解的。不知道他印象当中的新奥尔良是什么样子,而这一切想象没有实物的参照就会显得十分的空虚,以至于随便一个什么年头都会让它溃散消失,就像是下船时候扔掉的那只帽子一般。没有实物参照的描述是苍白无力的,而这苍白确是1900最熟悉的真实生活的样子了。海洋浩瀚无垠,硕大无朋地盛装天空和太阳,海上具有气象万千的变化方式,一切丰富的苍白的意象都来自于海水、天空、风云和太阳,这些渺小的人类好像是海洋的点缀,一波又一波,很多人都不会再见,仿佛自己生存的稳定的陆地是一个真正的“不毛之地”,而这不是世界中心的船只,却是1900自己的世界中心。一切对于世界的朦胧认知,是来自于这船只的停泊和航行的,船只像是一只看见世界的眼睛。

最后论述,在海上生活的1900的内心矛盾2024新澳精准资料大全。船上的人们都有一个上船和下船的理由,而1900一开始上船本是没有理由的,一直没有理由地生活在船上,那么又有什么外界社会的强烈下船的需要呢?在影片中,这种不需要甚至极端到跟随船只一起死亡毁灭。在《泰坦尼克号》里面,船上的音乐家们在船只即将沉没之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悠然有尊严地继续奏响音乐,把生命的绝响留在了苍茫的大海上。不过我相信,这种生命的洒脱和浪漫的不朽和1900的殉身绝对不一样。张辉在《如是我读》中评论,《泰坦尼克号》用各种现代拼凑的浪漫技术手段营造了一幕“虚假的爱情”,那些看遍了世俗繁华的乐手们,当然不至于也没有理由为着一船仓皇逃走的乘客奏响一曲“生命的悲歌”,也没有必要殒命于冰冷的不会有音乐记忆的大西洋。而《海上钢琴师》的真实性,在于它是有音乐记忆的,主人公与这个苍白的大海相处的方式即是弹奏钢琴,钢琴像是他战胜惊涛骇浪的武器,像是表达自己苍白开放的感情的鲜花情书,像是他诉说自己短暂的生活在转述和矛盾中的人生的一部笔记。

海上钢琴师奏响的生命哲学乐章

一部有音乐为伴的电影,不管是观众、读者还是听众都不应该错过对于这音乐之声的细细品味。听觉的世界让我们努力屏蔽着视觉里的斑斓色彩的迷惑,努力地幻象自己身体对于声音的记录,却同时在脑海当中勾勒着声音这种虚幻的不留痕迹的信息的实体化图像,这种建构过程是一个更加私密和个人化的过程,因为依靠声音而勾勒出来的幻想图景,几乎不具有重复性。在反复听赏一种音乐的时候,我们幻象勾勒的必然是更多不一样的图景。这也是一种属于听者的浪漫和孤独。这点早被《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察觉到了,他望着苍茫的大海和陆地之间的距离,这浩瀚波谲和稳定坚固之间,永远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以至于一旦声音被固定到唱片里面,就再也听不出来它原来的声音。他是孤独的,以至于他的朋友试图接近他,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拯救他于船舶的废墟之中。听者的灵魂承载不了太多复杂和喧嚣的声音澳门管家婆一肖一码一特。

音乐也是这部影片的一个很重要的看点。人们会惊异于他的天才,惊异于他的身世,却总是对他的故事和内心世界不屑一顾,在人们心里,他还是拥有着一种异于常人的独特之感的。音乐是世俗苍白生活和真理自我生活的一个连接点,是世俗人们能够接受和欣赏1900的桥梁,是1900唯一能够以一个独特的生活出现在“人的生活”当中的凭证,是1900的笔迹。要不然,他就会被忘记,被这个没有办法看到尽头的、复杂的、仿佛无意义的世俗生活忘记,仿佛从来不曾存在一般,不会有人痛苦哀悼,也不会有人还记得船上的音乐,不会有人记得曾经有一个身世成谜、性格成谜的乖小孩存在。他生来就是没有被赋予意义的,而死了,总是要有些意义。他自己对于自我意义的追寻意识是强烈的吗?我不清楚,而我知道,这样的人是矛盾的,是充满一种悲剧的观赏价值的。

值得讨论的影片最后,爆炸声的响起是一个结束吗?这种结束,是作为船的一生的终结,是1900作为船的主人的漂泊生活的终结。也是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比如说这世界上是否存在着海上钢琴师,还会不会有一个人,将来重复着1900的生活,变成一个独立于世俗生活的“额外的人”呢?这个社会对于多数和少数的讨论什么时候会变得更好呢?天才和哲人在世界上的存在是不是一定要带着一种远离世人的清明和清高呢?

张辉先生对于《海上钢琴师》的评价是很高的,“真实的问题”、“永远保持着对本然的追寻和不懈的探究”,仿佛《海上钢琴师》探讨的这个真实问题是我们从来未曾讨论过的,和普通的日常生活有不可协调的矛盾的。海上的生活是有区别于日常生活的,这样的独特生活,体现的却是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世界的本然样貌,而这种本然样貌显然是日常生活所没有触及到的。这种大胆的对比集中在主人公1900身上,显得他是一个“少数的天才或哲人”了。这个独特的生存环境是大多数人只能想象而无法触及的,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接触少数人群的生活,人们对它的高评价却显得十分的耐心而温柔:一般来说,人们对于离群的、少数的、变异的生活具有十分强的针对性。而当这种生活出现在了《海上钢琴师》里面,为什么观众也因此而放下了言语里的针砭呢?

这种海上流浪的生活场景却是很多人心中的生活图景,这种对于“真实生活”的追求才是人们心中真实的需求,这种真实的理想想象,是我们的一个正常的精神需求,也是一个不可分离的真实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在钢铁森林都市里的红男绿女,享受着城市现代化带来的各种红利,同时也在被当做生产资料一样去为着城市的现代化燃烧生命和精力,大多数人沉浸在着闭口循环的机器之海里面,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感。而钢琴师1900的钢琴声音,好像是一个领路一般,给了很多人以生活的幻象,好像在一片机器轰鸣声音之中有人唱歌,自由的声音能够冲破樊笼,让身处船舱里的众人短暂忘记了希望到达的目的地和身上的疲惫。

影片制作人是温柔的,在一个快餐化的时代里还愿意慢慢地拍摄这样一部作品,带人们试图幻想一个远离人群的浮岛,试图幻象这个或许与世隔绝的浮岛上面,居然还有带有小资色彩的钢琴曲。这样的钢琴声带有一种温柔的迷惑性,一方面,让人放大现实的痛苦之外逃避现实的樊笼,另一方面又让人沉浸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活红利里面,以至于开始幻象船上的生活能够持续。作者及时地在影片当中为这幻象生活画上了两个句号,第一个句号是一众船客们终将到达目的地,呼喊着陆地的希望和自由;另一个句号是这艘船最后的爆破也带走了最后一个敢于打破规则的人,最后一个用尽一生践行浪漫主义的人。作者是在用着这些句号在对我们说,一切幻象都将落幕,一切乌托邦都会因为其缺少的运行机制而不得不被“失去”。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