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澳门天天六开彩免费资料,长空万里东风起——探索新中国导弹的创新之路

浪迹天涯2024-10-06本地1

原标题:长空万里东风起——探索新中国导弹的创新之路

来源:京华丹心

1960年11月5日

我国第一颗导弹“1059”发射成功

从此,中国结束了没有导弹的历史

标志着我国在掌握导弹技术上

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64年,“1059”被命名为“东风一号”,中国“东风”系列导弹由此掀开神秘面纱。如今这名“中国的导弹先驱”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它见证着光辉时刻和奋斗历程。

今天,丹丹就带大家来了解当年老一代航天人在堪称“一张白纸”的导弹技术领域,如何走出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创新之路。

文物展示

东风一号

代号“1059”

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国家就开始考虑发展自己的导弹技术。1956年2月,导弹专家钱学森向国务院报送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国防航空工业”指的就是导弹武器。

1956年2月1日,毛泽东和钱学森在一起。

1957年10月15日,中苏双方签订协定,苏联将于1957年至1961年底,向中国提供几种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并派遣技术专家帮助中国进行导弹仿制。

1958年5月,国家正式下达苏联P-2导弹的仿制任务。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森当即向全体人员宣布了具体工作安排,要求在1959年10月前,完成P-2导弹的仿制工作,向国庆10周年献礼,“1059”便由此而来。

“1059”导弹

制造者

1957年11月16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成立,专门负责导弹总体设计和弹体、发动机的研制,钱学森兼任首任院长。1958年6月,苏联提供的第一批P-2导弹技术资料运抵一分院。1958年下半年开始,苏联派出的专家陆续抵达。然而,这项事业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其中,最缺的是人才。

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

当时,为了给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招兵买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决定:只要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需要的技术专家和党政干部,都可以从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军队中抽调。

于是“群贤毕至”,来自全国科研机构、军工单位等的30多名高水平科技专家先后到来,成为中国导弹事业的第一批骨干力量,还有15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也接踵而至。

1958年4月到1959年4月,解放军总政治部从部队抽调3000多名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输送给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与此同时,一些从海外归来的专家,也纷纷投身到航天事业中。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年轻的新学员们

然而,搞导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凭数百人是远远不够的。1960年3月5日,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给党中央写了专题报告,希望把决定调给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技术骨干和4000名大学生尽快调齐。3月23日,中共中央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委指定组织部长亲自负责,进行挑选审查,按原定数额迅速选齐。

各地政府迅速挑选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等待“检阅”。与此同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组成了一支40余人的选调队伍,分头并举,到全国各省市及各大军区挑人、调人。

1960年4月底,近百名技术骨干、4000余名大学生齐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为了满足研制、生产的需要,除了“召集”核心科研技术人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还从北京、上海、湖北、陕西、东北三省等地选调了800余名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充实科研工作的各种辅助岗位和服务工作。

困难重重一一击破

当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的所有科研人员都参与了大干“1059”的任务。但当时除了钱学森外,刚刚组建起来的研制队伍对导弹还很陌生。他们之中有学数学、无线电、通信、机械制造等各种专业的,就是没有一个学导弹专业。为此,钱学森主动撰写教案,亲自为大家讲授《导弹概论》。

钱学森讲《导弹概论》

为了踏踏实实地练好基本功,科研人员边工作、边学习,白天争分夺秒地拼命干,晚上废寝忘食地“恶补”导弹知识。深夜十一二点,各单位的领导常常催促大家早点回宿舍休息,不要把身体累垮了。可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大家又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办公室,在忙碌中开始了新的一天。

通过学习,吃透“1059”设计技术澳门王中王100%的资料2024年。

导弹设计离不开大量的计算,而我国导弹事业起步时期,无论是设备条件还是办公环境都十分艰苦。那时还没有电子计算机,科技人员只能用简陋的手摇计算机进行复杂的弹道计算。

当时的计算员顾循珍曾在回忆文章中说:“记得初次计算‘1059’弹道时,我用了5张1.5米×1米的道林纸,用手摇计算机每天计算十几个小时,纸破了用报纸糊几层再用……我们全组不怕苦、不怕累,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第一条弹道计算出来了……”

一分院刚刚成立时,一些试验厂房还没有破土建设,百余名科技人员只好带着满箱的图纸,暂时在一座破旧的机库里搞试验、做设计。当时,导弹研制缺少必要的试验条件,在做静力试验时,便找不到合适的试验室。于是,基建工人凿开机库里平整的混凝土地面,向下挖了一个深约5米的“地洞”,完全符合试验对高度的需要。一个小小的“地洞”解决了试验难题。

导弹各部件组装

放弃进口,自力更生

仿制“1059”导弹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技术难关,气瓶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年从事导弹设计工作的李耀民说:“其中,柱形的气瓶是整个仿制任务的关键项目之一。它若出了问题,如爆炸了,整个导弹就全完了。按照苏联的图纸,设计要求高、工艺难度大。”可让人头疼的是,用于制造这种气瓶的薄壁大直径无缝钢管,我国生产不了。

设计员、工艺员、工人在讨论交流。

设计员们请教了苏联专家古雪夫。他听了之后摇摇头说:“中国没有条件生产这型气瓶,为不影响仿制进度,必须到苏联订货,或者从苏联进口无缝钢管。”

李耀民说:“到苏联进口产品,要花比较多的外汇,我们能省还是要省。再者,到国外订货,周期有多长、中间会不会出现耽搁,进度会不会由此受到影响……”因此,只能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土洋”结合,把气瓶仿制出来。

他说:“一年的时间里,大家共同努力、日夜奋战,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第二批合格的气瓶,各项试验都符合苏联图纸的要求。我们憋着一股劲儿,下决心自力更生,最终实现了气瓶的国产化。”

科研人员在绘制设计图

苏联撤走专家,怎么办?

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苏联提供资料不完备、仿制生产需要解决的难题较多等,按计划在1959年10月发射“1059”导弹的目标无法实现。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上级同意任务节点推迟。

而1960年夏,正当仿制进入决战的关键阶段,苏联突然宣布中断援助、撤走专家。有人放言,离开了苏联的帮助,导弹部件就是一堆废铜烂铁。然而,广大科技人员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争中国人民的志气!

科研人员和生产工人用简陋设备攻克技术难关

从此,科技人员更忙、更累了。每个人都攒足了劲儿,设计员、工艺员、工人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连轴转。很多人甚至吃在车间、睡在车间,几天几夜不回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想早点把“1059”导弹仿制成功,决不能让整个工程在自己这里误了点。

有的人搞设计,没有精密的设备,就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用陈旧的机器设计出完美而复杂的结构;有的人做试验找不到更高效的方法,就“土法上马”,耐心地进行几十遍、上百遍尝试,确保能得出准确数据,满足设计要求……

数十年后,一位老航天人回忆大干“1059”的岁月,感叹道:“‘1059’,是我们拼了老命干出来的!”

长空万里东风起

1960年11月初,一群“戴着皮帽子、穿着军大衣”的中国航天人聚到了酒泉发射基地。他们满怀深情地凝视着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被固定在发射塔架上的“1059”导弹。

朝霞似锦,晚霞如缎,导弹在霞光中熠熠生辉,神气威风,与远处巍峨的祁连山遥遥相望。

11月5日发射时,共和国元帅聂荣臻和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亲临现场。

倒计时,点火。一声巨响,一片火光。

霎时,声浪热流奔泻而出,发射场在急剧抖动。人们的心也在跟着抖动。

侧飞、变轨,导弹划出了迅疾而又美丽的轨迹。550千米外,弹头命中目标区。

“1059”是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它的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导弹武器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在掌握导弹技术上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由此,“1059”被命名为东风一号导弹,成为新中国导弹的先驱。此后,我国的导弹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7777788888王中王中恃

“1059”导弹腾空而起

从近程导弹、中远程导弹到洲际导弹

从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到潜地导弹

一代代航天人用不懈的努力

为我国国防现代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