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澳天天彩免费资料,威海市档案馆 威海老风俗 旧时做衣服的布料

晨曦微露2024-10-05生活6

衣服,是人们穿在身上遮蔽身体和御寒的东西。在人的一生中,衣服大概应算是与人贴身的最紧密的生活必需品了。所以自古以来,凡谈到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时,“衣”总是居于首位。不过关于衣的含义,古今却是有很多不同的。古代“衣”的含义有时是很宽泛的,不仅身上穿的叫衣,就连头上戴的头巾、帽子,脚上穿的袜子,也都以“衣”称之,分别叫作“头衣”“足衣”;而有时,“衣”仅仅只是用来指称穿在上身的衣服。因为自上古直到魏晋,大抵是无论男女,下身皆穿裙,而裙,古人称之为“裳”。 所以那时人们的服装 ,上身的 叫“衣”,下身的叫“裳”,即古人所谓的“上衣”“下裳”,简称为“衣裳”。而且后来“下裳”(裙)变成了“下裤”,人们仍习惯称身上穿的衣裤叫“衣裳”,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做衣服首先需用的就是布料。在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缝衣的布料大都是农家自织自用的。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时代,由于不同地域间自然环境和物产的不同,可供人们用来织布的原材料各异,所以不同地域或不同物产区的人们,各自用来缝制衣服的布料,也是不尽相同的。本文仅将威海地区历史上人们曾经长期而且比较普遍使用的几种衣服布料作简要介绍。

在过去千百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威海地区民间自产自用(有的也曾用以作为贡品或用来充作赋税)的布料,主要有葛布、绸布、麻布、棉布等。

编织春亚纺明信片(清末)

葛布  葛是生长在山谷中的一种野生的蔓生植物,葛布是用葛的茎皮纤维织的布。因古人服饰讲究的是“冬衣裘”“夏衣葛”,故葛布又俗称“夏布”。中国用葛纤维织布的历史很久远,《诗经·周南·葛覃》就生动描述了用葛织布的情形:“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诗的前半部分说的是蔓延在山谷中的葛藤长得很茂盛,后半部分写的就是割葛、煮葛、用葛纤维织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的愉悦心情。诗中的“刈”(yì)是割取的意思,濩(huò)是用沸水煮东西,这里指的就是把割回来的葛放在水中煮。絺(chī)和绤(xì),是用煮好后的葛理出的长长的葛丝(葛纤维)织的葛布,其中“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服之无斁(yì),描述的是女主人公用自己织的葛布缝的衣裙,欢欢喜喜穿在身上,永远也不厌弃的心情,表达了辛苦劳作后享受劳动成果的无尽欢欣。

今威海地区,古属嵎夷之地,境内滨海而多山。山中盛产优质野生葛藤,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利用葛纤维织作葛布的地区之一。《尚书·禹贡》记载夏代天下各地物产和贡品,处于半岛最东端的嵎夷之地,所贡之物即为“厥贡盐絺,海物惟错”。“盐”即海盐,“絺”就是细葛布。由此可见,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夏代,境内葛布即名闻天下,并以其质地优良而成为贡品了。

北齐天统四年(568)境内置文登县,当地所产之葛布又始有“文登葛”之名。正如后来清道光《荣成县志》所载,包括荣成乃至今整个威海地区在内的古文登县,因其“海上诸山产葛最良”,故当地所织之葛布“世谓之文登葛”。而且就目前所见的正史记载来看,直到唐代,产于胶东半岛东端文登等地的细葛布,仍是输往朝廷的贡品,以及百姓充作赋税的地方特产。

历史上今威海境内的人们,不仅用葛纤维织出了各种粗细不同的葛布,而且也很早就用葛纤维合成线来结渔网。到清代后期,由于棉布的流行,境内民间织葛布的日渐减少。由是,葛纤维的主要用途,就变成了以结渔网为主了。正如清光绪《文登县志》卷十三《土产》所记:其时境内过去主要用于织布的葛,“今为结网捕鱼用,不复作布矣”。

绸布  历史上威海地区出产的“绸布”,主要是柞丝绸。即用柞蚕丝所织之绸,俗称“柞绸”“茧绸”“土绸”等。因境内称桑蚕为“家蚕”,柞蚕为“山蚕”,故柞蚕丝所织之绸,又称“山绸”。又因民间土法织的柞丝绸其丝线较粗,布面略觉粗糙而常见些小疙瘩,故人们又戏称其为“疙瘩绸”。

“拉乡”卖布的货郎(20 世纪 30 年代)

境内昆嵛山地区,是我国柞蚕的起源地,也是最早采集利用野生柞蚕丝织绸的地方。先秦的《尚书·禹贡》即有关于这里的古代先民采集利用野生柞蚕丝的记载。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中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境内山区柞蚕放养极为兴盛,用柞蚕丝制绸成为农村最重要的家庭副业。

旧时传统的民间织绸,手工土法缫丝,脚踏木机织布。这种木机土法织出的柞绸,虽然略感粗糙,且皆不加染。但却自然带有珠光之色泽,且久洗不褪。以之为衣被,冬暖夏凉,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皆宜穿着的一种衣服面料。

麻布  麻布衣服古代在威海地区也广为流行。《唐书·地理志》载:“登州土贡赀布。”登州,唐初始于文登置登州,后迁宁海、蓬莱。自唐初至清末,今威海地区一直属于登州管辖;“土贡”即以地方土产之物作为献给皇帝的贡品;“赀布”就是细麻布。北宋时期,登莱地区所产之麻布,又称“登莱端布”。“端”是古代布帛长度单位。古时,绢(丝织品)曰匹,布(麻、葛、棉等织品)曰端。绢以四丈为一匹,布以六丈为一端,故有“六丈为端,四丈为匹”之说。当时全国麻布产地主要集中在京东的登莱、淄、沂等州。其中沂州(临沂)的沂布,登莱的端布等,是全国著名的麻织产品,是当时朝廷指定用来交纳赋税的地方土产。其中,沂布折钱为“千一百”,而登莱端布则折钱“千三百六十”,是各地所产麻布中价格最高的。据清光绪《文登县志》卷十三《土产》记载,至清末民国年间,麻布渐被棉布替代,民间只有少量纺织。故其时境内几无种麻者,所用少量之麻,则“自莱阳、辽东诸处运来”。

棉布  棉布是用棉花纤维织的布。棉花起源于近赤道的热带干旱地区新澳好彩免费资料查询2024期。中国植棉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汉武帝时海南岛植棉与纺织已相当发达。而威海地区种植棉花和用棉花织布则要晚得多,大约是在明代中后期。清光绪《文登县志》引明代天启年间旧志中关于当地农事有“清明种棉花”的记载,故可知境内百姓“明季尚种草棉作布”。

谦益永布庄经销广告

当时境内种植的棉花叫“草棉”,也叫“非洲棉”。这种草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是明清时期境内唯一种植的棉花品种。但因其棉桃小,纤维短而细,产量不高,故到清代末年,境内多不再种植这种棉花了。据清光绪《文登县志》记载,清后期,境内织布所用之棉花,几乎“全仰给江南,以豆饼往,易棉包来,海商交易,此为常货”。也就是以当地出产的大豆压榨后的豆饼,通过海路交易,换来南方的棉花。该县志还记载,昔时曾有人写《竹枝词》描述海上交易的情形:“不识蚕桑但种田,劬劳只得布衣穿。扁舟一叶来沧海,争说江南到草棉。”

民间纺织的棉布,通常叫“土布”。织棉布,先要用纺线车把棉花纤维纺成线,再用纺成的线织布,织布的工艺与织柞绸基本相同。旧时民间土法织绸和织布,布幅都很窄,一般只 1.2市尺。布的长度称“墨”,“一墨”为24市尺。因为旧时有些没有织机的农户,需请开“机房”的“机匠”织布。机匠每织 24 尺,便用墨汁在织成的布边上画一记号,谓之“一墨”。而机匠的工钱,即以“墨”计算。通常,“一墨”布大约就是够做一套成人衣裤的布料。

旧时普通百姓日常服装布料颜色单调,主要为青(黑)、蓝、灰或原白(棉麻布料原色)。花布多是蓝地白花的“蓝印花布”,花卉图案近似剪纸。民间也有彩色印花布,主要用于包袱、门帘、被褥面、桌围等,用作衣料的较少。布料染色,有出自民间染坊的,也有很多是民间家庭自己染的。在没有化学合成染料前,民间家庭染布用的都是植物染料,即以当地某些植物的花、叶、果实、种子或枝干、根、皮等的色素作为染料。如橡实、柿叶等可作黑色染料,槐花、山枙子等可作黄绿色和黄色染料,紫苏等可作紫色染料,板兰根草可作蓝色染料......清代林培玠所著《废铎呓》中曾记载,文登南汤村附近有一种野生草花,可作绿色染料,“春夏之交,花繁于野,游女十百成群,携筐摘取”。

威海织布厂(20 世纪 70 年代)

20世纪20年代后,工厂化生产的棉布等逐渐进入境内市场,人们统称为“洋布”,主要有阴丹士林布、花旗布、咔叽布、华达呢、细布、斜纹布以及条绒等。这各种洋布,有以商标称呼的,如仁丹士林布、花旗布等,也有的以纺织工艺或纺织材料称呼,如细布(平纹布)、斜纹布、条绒等。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棉花短缺,曾大量纺织“再生布”做衣服,因其布纹粗而糙,民间称“麻袋布”。70年代中后期,化学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布开始流行,有涤纶、腈纶、锦纶、丙纶、的确良、凡立丁等;另外,人造棉及各种纱绸、劳动布(亦称牛仔布)等亦大量上市。80年代,境内毛纺业兴起,各种毛呢布料如海军呢、雪花呢、羊绒呢、兔绒呢等,一度成为许多人秋冬装的主要面料。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